必一体育注册
必一体育
  • 市场部营销服务电话:0719-8208681
  • 传真:0719-8248441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西城开发区西城路41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支持 > 样本下载样本下载
创新一座工业老城的蝶变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23 11:17:47 | 版权所有:必一体育

  2022年8月,习总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7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万家科技型企业……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如今正焕发出科技创新的熠熠光芒,展现出一幅从传统制造业向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的壮丽画卷。

  2022年8月,习总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沈阳市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托,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向打造“东北数字第一城”发力奔跑。

  如何以建设数字沈阳、智造强市为目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沈阳的企业车间,对沈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展开调研。

  “过去,我国大型盾构机的主轴承长期依赖进口,不仅要承受高昂的价格、漫长的等待,且质量还不能完全保证。”北方重工隧道工程技术公司总经理许成发说。

  国产化主轴承难在哪?许成发说,那时,材料研发难、大型滚子的加工精度控制难,而且敢于使用国产主轴承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担当。大型盾构机只能前进,不能,国产主轴承一旦出现问题,只能从地下挖上来,不仅耽误工期,还需要承担重大责任。

  “我们将攻关方向瞄准了稀土轴承钢研究,从源头解决主轴承的材料问题。”与北方重工协同攻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殿中介绍,通过控制氧含量,成功研制出的稀土轴承钢拉压疲劳寿命提高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40%。

  “一定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为此,我们通过搭建平台,把科研机构、制造企业以及用户单位联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攻关的工作体系。”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处处长穆娜说。

  机床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去,研发体系不健全、研发资源碎片化等问题,让我国机床产业长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窘境。“作为工业母机,我国高端机床进口比重仍较大,这是我国机床企业长期面临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科技创新、解决核心技术难题的机遇。”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孙纯君表示,目前企业正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导轨作为高端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件,对保障高精度加工起到关键作用。”走进中捷友谊厂的生产车间,龙门机床系列产品的项目总师严昊明正带领团队测试经新一轮优化的导轨部件,“我们采用高硬度、一体式导轨感应淬火成套技术,成功实现全长近11米的超长一体式导轨感应淬火,为国产高精度龙门机床生产制造提供了保障。”

  不远处,由4台“巨无霸”卧式加工中心组成的箱体类零件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吸引了调研组的目光。“利用大数据、软件仿真技术等创新工艺方法,现在我们不仅大大压缩加工时间和产前准备时间,整体加工效率提升了60%以上,还将多孔箱体类零件同轴精度提高了30%以上。”沈阳机床中捷友谊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表示,如今不仅产品的性能有了显著提升,企业的制造成本也降低了,对于市场需要的响应也更快了!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是沈阳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生动体现。目前,沈阳市已落实科技创新专项资金8353万元,支持17个项目,总投资2亿元,集聚科技人员491人,将开发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及转化应用新成果100余项,在五轴机床、工业机器人、压缩空气储能、薄膜沉积设备、真空干泵等领域实现突破。

  面对传统产品占大头、“初”字号产品居多等问题,近年来,沈阳下大气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改造升级“老字号”。

  走进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沈鼓集团透平公司转子车间,只见工人马长好轻点几次屏幕,没用多长时间,一个工件就将完成从派工、开工到完工。

  “以前都是班组长派活、师傅领着干活、盯着机器忙活,现在则是从屏幕端或者手机端领活,只需要动动手指,机器就能完成零部件的生产。”马长好向调研组介绍,有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平均设计周期缩短近30%,制造成本降低了15%。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表示,通过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传统产业正在焕发新生、赢得未来。

  “我们正在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推进透平机械数字孪生的智慧运维项目,”沈鼓集团研究院院长杨树华介绍,等到项目完成后,将具备对压缩机关键部位的数字化映射、运行监测、故障诊断、寿命预测等全面感知管控能力,从而实现透平机械设计—制造—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时而是快速旋转的红色手绢,时而是轻盈舞动的晶莹雪花……亮相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沈阳分会场的8台重载工业机器人,在光影交错中,以其精准的动作控制、流畅的舞蹈编排,成功演绎了一场工业与艺术的跨界对话。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跨界’演出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刘一恒介绍,每一次“跨界”的背后,都是科研团队对机器人后台程序的全新定制,也是对国产机器人的可靠性、精准性和智能性的全新考验。

  刘一恒说:“我们要把握机器人行业新一轮的变革机遇期,将机器人与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结构仿生为代表的新技术交叉融合,使机器人的稳定性、智能性大幅提升,不断拓展应用边界。”

  据了解,当前,沈阳以新松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能够提供工业、协作、移动、特种、服务五大类近百种机器人产品,搭建起国内领先的产品线。

  “从最基础的细胞株构建与筛选工作开始,直至制剂配方的精细化研究与生产工艺的优化开发,我们都实现了全程数据追踪与追溯。”北方药谷德生(沈阳)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苏冬梅向调研组介绍,沈阳生物医药科技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我们的数字化车间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被准确记录并存储于云端,不仅符合严格的法规要求,也为未来的持续改进、故障排查以及产品召回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苏冬梅表示,这种透明化、信息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不仅增强了客户对企业服务能力的信任,也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沈阳坚持以“智改数转”为重要抓手,已建立涵盖18大类、60小类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分类标准,每年滚动实施涵盖100个智能升级项目、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的“双百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智能工厂45个、数字化车间73个,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80%、68.2%。

  “重、大、沉,缺少未来感”是很多人对沈阳制造业的印象。如今的沈阳,通过用好用足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扎实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很多企业摇身一变成了“高精尖”。

  调研组来到沈阳微控公司的测试区,一只重达300公斤的金属飞轮,正以每分钟最高4万转的速度旋转在一个真空容器内,通过对飞轮快速稳定地加减速控制,实现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能量快速转换。

  像沈阳微控公司一样,一批体量大、质量优的储能项目相继选择在沈阳落地,锂离子、钠离子、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空气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等先进储能技术百花齐放,沈阳市储能产业正呈现出聚链成群、蓄能成势的强劲态势。

  “新型储能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沈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储能产业技术创新先行区’‘北方大规模低成本高安全储能产业示范区’的产业定位,持续在重大项目、技术研发、产业投资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努力早日将沈阳建成‘储能之都’。”

  一路向北,调研组一行来到了沈阳市大东区,这里是沈阳汽车产业的核心地带,也是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热土。

  在沈阳沈北路、蒲平路、大望街、虎石台南大街合围形成的“四横五纵”路网区域道路上,不经意间错过的可能就是一辆无人驾驶车辆。

  轻触车载屏幕确认行程,车辆即刻启动,平稳地融入下班高峰的车流中。变道、侧方位停车,丝滑得如同一位驾龄多年的老司机。调研组感叹着无人驾驶车辆的神奇。

  “这都得益于我们的‘车路云一体化’。”大东区工信局局长周红介绍,通过识别道路交通全要素感知信息,无人驾驶车辆不仅能“看”到眼前的情况,还能知晓前方数百米乃至更远距离的道路状态。

  “大东区因车而兴,产业底蕴深厚,我国第一辆国产民生牌载重汽车就是从大东区驶出。”周红表示,作为沈阳市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区核心承载区,目前大东区已完成113公里智慧路网建设,累计接入网联及自动驾驶车辆75台,累计记录运行里程90余万公里。

  不仅有产业有场景,而且有创新有生态。当前,沈阳市浑南区(沈阳高新区)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辽宁举全省之力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正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超前规划、科学布局,让这里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浑南区委、沈阳高新区党工委闫占峰表示。

  “我们针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团队三类不同主体,以‘新东拓+央企’‘新东拓+园区’‘新东拓+要素保障’为支撑,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沈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胡忠君介绍,今年以来,高新区已对接重点项目98个,洽谈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81个,特种金属及高端部件科技创新中心、浑南科技城材料分析测试服务平台、人工智能(AI)智眸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33个项目签约落地,首批入驻浑南科技城核心启动区。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优则动能足。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但也面临着产业链大而不优、多而不精等问题。对此,沈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体现沈阳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为本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撑。

  坚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有组织的科技攻关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企业自己的事,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主体协同联动,其中关键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近年来,沈阳市通过成立政府工作专班、搭建“政产学研用”协作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充分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内生动。

上一篇:恒进感应2023年下半年订单陆续增加:再啃硬骨头
下一篇:企校联合、科技点燃梦想——渭南市三贤中学走进西安国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