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 高温是指多少度?你知道我国高温天气是多少度吗?由于气候特点不同,世界各地区的高温标准也不同,而在我国,每年温度只要到了35度,或超过35度,都算是高温。每年我国出现高温天气的时间一般在三伏天的中伏时期,也就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期间,我们可以看到每年这个时候气象台就会发布各种高温预警信号。
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连续数天(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也称为高温酷暑)。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指的具体数值不同,例如在某些技术上指几千摄氏度以上;中国气象学上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就是高温天气。
干热型:气温极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在夏季,我国北方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经常出现。
闷热型:由于夏季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在气温并不太高(相对而言)时,人们的感觉是闷热,就像在蒸笼中,此类天气被称之为闷热型高温。由于出现这种天气时人感觉像在桑拿浴室里蒸桑拿一样,所以又称“桑拿天”。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等地经常出现。
高温天气34℃是个槛 ,日常生活中,冷与热都会造成身体的不舒适。人的正常体温大约维持在37℃左右,根据各国的实验,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冬季12℃~22℃。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湿度较高时,气温达到34℃就需要引起人们注意了。当气温和湿度高达某一界限时,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以致超过人的忍耐极限,造成死亡事故。
补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原则,炎热天气下会大量出汗,极容易发生中暑或虚脱现象,老弱病幼人员应减少户外活动,要注意多饮水以补充身体水分。高温天气,内钠、钾随汗液的排出而大量丢失,可引起电解质平衡失调;内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随汗液的排出而丢失,可引起营养素的代谢紊乱;内蛋白质分解增加,可引起能量消耗的增加。因此,保证高温天气下,营养需要与膳食合理,对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代谢活动和电解质平衡,适应高温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保障身体健康,均至关重要。首先要补充水分。夏季,气温在36℃~38℃环境下,从事室外体力劳动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10L~12L;从事室内工作的人,每日应补充水量2L~3L。补充水分宜量少次多,以免影响食欲。另外,大量出汗同样会引起无机盐丢失,故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应补充无机盐。同时还要注意,应增加维生素C、蛋白质、能量的摄入。
预计7月23日白天,陕西中南部、山西西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贵州北部、新疆中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陕西中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湖北西部和东部、湖南西北部、江西东北部、四川东部、重庆、福建南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