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根据公司发布的投资者调研公告,公司34系列铝圆柱壳产品已实现头部电池企业的批量供货,且已在乘用车上获得安装使用,生产效率仍在不断提升中。
电池壳业务加速落地,34系列铝圆柱已批量供货,46系列大圆柱整线日公司公告及公众号消息,公司研发的34系列铝圆柱壳目前在安徽斯翔合肥生产基地已有两条生产线处于量产阶段,产品已实现头部电池企业的批量供货,且已在乘用车上获得安装使用,生产效率仍在不断提升中。 4680大圆柱壳:公司大圆柱形钢壳产线主要设备已准备就绪,即将完成连线工作,设备整线连接之后将在新乡生产基地进行小批量试生产。大圆柱产线个/分钟,且在继续爬坡中。公司表示DWI工艺在预镀镍、后镀镍上都可以应用,后镀镍之后可以直接用,而预镀镍之后有个高温回火的过程,使得镀层在高温状态下,分子活跃程度上升之后向基体渗透,可以与基体合二为一,在DWI技术量产时也会是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方形电池壳业务内生外延加速推进,新技术生产效率较传统方式有数倍提升 方壳内生方面:公司正加速对方形电池壳DWI技术生产的研发设计工作,通过技术优化和升级已成功自研方形电池壳产线,较传统方壳效率实现了数倍增长,常州莱胜基地作为公司自研方形电池壳生产的主要载体,今年三季度在加速建设中。 方壳外延方面:目前已收购东莞阿李子公司常州和盛55%股份,下设除原有四个基地正常生产之外,第五个基地也已完成最后的准备和认证工作。公司基于DWI自动化产线的技术优势,对东莞阿李原有设备的工艺进行初步改进,已初步完成一条实验产线的优化,将生产效率从原有的20个/分钟提高了一倍,剩余产线改造工作也在逐步展开。后续公司将完成对东莞阿李其他全部设备的改造,并最终导入自行设计的方形电池壳产线,从而实现生产效率数倍的提升。
转型新能源电池壳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看好公司下半年新能源电池壳逐步放量 从“卖铲人”转型“卖水人”,公司由易拉罐设备龙头转型下游电池结构件,打开数倍成长空间。受益动力电池标准化,无论是46系列圆柱电池,还是方壳电池,公司凭借独有金属高速自动化精密成型(DWI)工艺切入电池壳领域,其自动化产线较现有传统冲床单机生产方式具有产品一致性高、安全性强、精度高,材料损耗率低等优点,可以实现产品品质与高效生产完美结合,量产后将实现大幅度的降本增效。根据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其2025年收入的业绩考核目标为136亿元,较2021年营收四年复合增速92%。彰显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为20.3/35.7/51.4亿元,同比增长102%/76%/44%;归母净利润为1.8/3.1/4.9亿元,同比增长67%/73%/58%,对应PE为74/43/27倍。公司传统业务市占率稳步提升,新能源电池壳业务放量在即有望打破现有竞争格局。公司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为66%,给予“买入”评级。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德盛机械选择一“轴”到底
下一篇:中国重汽桥箱公司获国家专利授权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