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火电,是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我国的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并且已经基本满足平价上网的条件,未来增长空间可期。此外,双面组件相较于单面组件增益效果显著,未来双面组件比例有望持续提升,从而进一步带动光伏玻璃需求。
彩虹新能源(00438)控股股东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5月,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下属14家上市公司。中国电子能够为公司在业务开拓、资金成本、资本运营以及对外合作带来显著优势。
2020年10月,公司决定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剥离之前盈利较弱的部分业务,并逐步聚焦于光伏玻璃主业上来。公司在光伏玻璃领域已有多年积累,目前行业排名第三,成本优势显著。一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全氧燃烧窑炉”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具有燃料、电力采购优势,使得公司产品的动力成本低于行业一般水平;此外公司深耕玻璃行业多年,产品良品率高于行业水平。
2020年底,公司在手光伏玻璃产能合计为2400吨/日,包括合肥一期、合肥二期以及延安项目三座大型窑炉两大生产基地。公司目前在建项目包括合肥三期项目(产能750吨/日)、江西上饶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3000吨/日,远期规划10000吨/日),其中合肥三期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10月实现量产,江西上饶一期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产,届时公司产能有望达到6150吨/日。长远来看,公司目前在手的拟建、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整体产能规模将达到13000吨/日左右,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1)硅料成本过高导致组件端需求被抑制;2)光伏玻璃价格下滑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3)政策端出现扰动。
光伏行业景气向上,双面组件占比提升进一步带动光伏玻璃需求。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火电,是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我国的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并且已经基本满足平价上网的条件,未来增长空间可期。此外,双面组件相较于单面组件增益效果显著,未来双面组件比例有望持续提升,从而进一步带动光伏玻璃需求。
业务结构转型,逐步聚焦光伏剥离主业。光伏电池及组件、电站以及新材料业务过去几年利润率相对较低,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一定拖累。2020年10月,公司主动寻求业务结构转型,决定将这几部分业务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剥离,未来将逐步聚焦于光伏剥离主业。光伏玻璃业务方面,公司行业排名第三,成本优势显著。一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全氧燃烧窑炉”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具有燃料、电力采购优势,使得公司产品的动力成本低于行业一般水平;此外公司深耕玻璃行业多年,产品良品率高于行业水平。
在建产能未来几年相继投产,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公司2020年光伏玻璃日熔量为2400吨/日,包括合肥一期、合肥二期以及延安项目三座大型窑炉两大生产基地。公司目前在建项目包括合肥三期项目(产能750吨/日)、江西上饶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3000吨/日),其中合肥三期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10月实现量产,江西上饶一期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底投产,届时公司产能有望达到6150吨/日。远期来看,公司目前在手项目全部投产后,整体产能规模将达到13000吨/日左右,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2020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启动首次公开发行A股,我们判断之后公司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丰富,从而为其业务规模扩张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
1)光伏玻璃价格平稳回落;2)公司2.0mm玻璃销量占比逐步提升;3)合肥三期以及上饶项目顺利投产;4)A股首次公开发行顺利实施。
1)硅料成本过高导致组件端需求被抑制;2)光伏玻璃价格下滑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3)政策端出现扰动。
1第一阶段(2004-2010):公司业务以传统显像管业务为主,这一时期承载着公司曾经的辉煌。2004年9月10日,彩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彩虹集团公司以显示器件相关资产和股权作价出资设立,于同年12月20日彩虹电子H股股票在香港联合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中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以及中国第一片液晶玻璃板也诞生于此。
2)第二阶段(2010-2016):公司在传统显示器件持续衰退的背景下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2010年2月9日,第一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此后经历一系列变革,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子,关闭CRT业务,转让彩虹股份股权,并在此期间经过相关的资产结构调整与人员结构优化。
3)第三阶段(2016-2020):公司确立“新能源+新材料”双主业,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2016年2月集团正式更名为彩虹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此后公司不断向光伏行业投入新产能,力图在行业内取得一席之地。
4)第四阶段(2020-至今):由于光伏电池及组件、电站以及新材料业务过去几年利润率相对较低,对公司整体业绩形成一定拖累。2020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将转让公司持有的绿能公司、彩虹新材料、江苏永能以及珠海彩珠的全部股权,转让金额合计5.82亿元,并于12月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同时,公司在去年10月也决定启动首次公开发行A股,我们判断之后公司将逐步聚焦于光伏玻璃主业,同时融资渠道也将进一步丰富,为其业务规模扩张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
从收入及利润情况来看,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3.63亿元,之后受到光伏行业“531”政策影响,2018-2019年营收均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12.77%。利润方面,受益于光伏行业景气度上升以及光伏玻璃产品价格上行,公司利润率大幅提升,2020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加135.84%。
2020年,公司太阳能光伏板块收入占比71%,贡献的净利润占公司整体净利润的比重达到81%,是支撑起公司业绩的绝对核心。另外,太阳能光伏板块中光伏玻璃业务占比较大,是板块中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从分业务的收入结构来看,2020年,公司太阳能光伏、新材料、贸易及其他板块分别占比71%、28%、1%。未来业务结构调整完成后,公司的收入及利润将基本都来自于光伏玻璃板块。
彩虹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的控股股东,股权占比45.41%。彩虹集团的控股股东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其主营业务涵盖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中国电子旗下有全资子公司11家,控股公司7家,参股公司10家。
在央企背景之下,公司业务与经营均可得到有力支持:1)在业务开拓上,公司的新能源业务通过集团层面进行开拓,并能够得到相关资源支持;2)在资金成本上,央企背景一方面有助于直接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获得担保等财务支持;3)在资本运营上,可以吸引具有规模和实力的战略伙伴;4)在对外合作上,便于与相关业务所在地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在具体项目的土地、资金、审批上获得政策支持与优惠。
我国的光伏玻璃行业以2006年为转折点。2006年以前光伏玻璃市场主要由几家外国公司垄断,如法国圣戈班、日本旭硝子等,国内光伏玻璃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较高。2006年以后,国内光伏玻璃开始快速发展,到2016年左右,国外企业纷纷退出光伏玻璃市场。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截至2021年2月底,我国超白压延玻璃在产家数32家,在产窑炉数56个,压延线吨/日,可匹配组件年产能150-160GW。近一年来,在行业持续高景气的背景下,全国的光伏玻璃产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增加。相比于去年3月,目前全国的光伏玻璃日熔量提升了7520吨/日,同时窑炉数量也增加了12个。
由于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先进入企业优势明显,现今已经形成少数规模化企业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高,且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根据最新数据估算的市场规模,前五大光伏玻璃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75%以上,相比2015年69%有进较大提升。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降低,中小企业将慢慢退出光伏玻璃行业,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光伏玻璃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有信义光能、福莱特、彩虹、中建材、金晶、南玻、拓日新能等企业,其中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信义光能与福莱特。2020年底信义光能拥有产能9800吨/日,其产能主要分布在芜湖,还有部分产能分布在天津、北海以及马来西亚,今年公司还会相继点火4条1000吨的产线,年底公司产能有望达到13800吨/日,并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福莱特目前拥有光伏玻璃产能6400吨/日,其产能主要分布在嘉兴,还有部分产能分布在安徽凤阳,目前凤阳正在新建4座1200吨/日的窑炉,预计2022年底产能达到11200吨/日。
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从事光伏玻璃的生产,已经积累起相关的技术经验,先发优势明显;公司转型后专注于光伏行业的发展,且央企背景下公司资金优势明显,不断开始光伏玻璃项目的建设投产,有望未来几年在光伏玻璃行业有更深远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行业地位。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有合肥一期、合肥二期、延安项目3座窑炉,总产能为2400吨/日,据此估算公司市场占有率约为8.1%,行业排名第三。
从在建项目来看,公司在手项目储备丰富,产能增长空间巨大。合肥三期项目设计产能750吨/日,预计将于2021年6月点火,并于10月份实现量产。该项目投产后公司总产能有望达到3150吨/日。另外,2020年10月公司与江西上饶市人民政府就建设彩虹上饶超薄高透光伏玻璃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这一项目包括10条1000吨/日规模产线,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为3条1000吨/日产线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到6150吨/日。后续随着二、三期项目相继投产,我们判断公司的光伏玻璃业务规模将迎来快速扩张。
公司首创的全氧燃烧窑炉工艺作为超白压花玻璃行业的一项新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质量效率等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750吨光伏玻璃全氧燃烧窑炉天然气单耗小于1170kcal/kg,相比大型空气助燃窑炉天然气节能约30%,同时其烟气量及NOX含量大大降低,NOX最低排放浓度111.5mg/m3,远低于国家环保指标700 mg/m3,NOX排放减少80%以上,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减少20%以上,相对空气助燃窑炉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100吨左右。由公司起草编制的《全氧燃烧超白压花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也已于2018年9月通过行业协会审定,成为团体标准。
光伏玻璃是一种钢化超白压花玻璃,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由于太阳能电池片机械强度差,且其电极容易被空气中的水分与腐蚀性气体氧化与腐蚀,因而不适于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工作。一般用光伏玻璃与背板通过EVA胶膜将电池片密封在中间,再安装铝边框与接线盒,由此制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再与逆变器等其他配件共同组成实用的光伏发电系统。目前无论何种技术路线的电池与组件产品均需使用光伏玻璃进行封装。
目前组件封装成本约占组件总成本的一半。过去十年间,随着上游硅料、拉棒切片、电池环节的技术突破,相应环节成本在组件成本中的占比在快速下降,而组件封装成本的占比却由2010年的9%上升至2019年的52%,已经成为光伏组件最重要的成本来源,也将成为未来继续降本的重点。
光伏玻璃成本约占组件封装成本的19%。组件封装成本由玻璃、铝边框、EVA、背板等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