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公司秉承“建设国际一流的物联网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在主业层面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好产品及服务,为客户创造真实价值。一方面,研制和生产多物理量传感器、称重仪表、电子称重系统、工业物联网系统成套设备。另一方面,提供不停车检测系统、建筑机械物联网、港机及海洋工程装备物联网、起重机械物联网、畜牧业、智能物流、环保设备等工业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在深耕主业的同时,公司加快对外投资,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同时,以产业大脑项目为主抓手,从集团内循环走向产业大脑。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050.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24.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661.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2%。具体来看,报告期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加快“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推进宁波慈城新工厂、郑州工厂、安徽工厂三大制造基地,不断释放产能。
2022年,公司加快推进人机、产机、机机、能机四大协同,扎实推进ERP规范化,改善APS、MES、OA、WMS、PDM运营效果和串线效用,新建CRM系统和SCM,实现了产能提升,并朝着“无人工厂”方向前进。在具体项目上,宁波慈城新工厂总面积73000平方,定位为高端制造基地。截止2022年12月底,主体工程整体处于建设期,预计2023年3月完成,并于当年投产。郑州工厂总面积84500平方,定位于面向北方市场的传感器及物联网系统集成制造基地。截止12月底,项目整体处于桩基施工阶段,主体工程预计2023年7月完成,并于当年投产。安徽工厂在报告期内,推进智能制造研究院及实验室建设,新投入使用8000平方新厂房,用于承接宁波柱式、波纹管、不锈钢、环保等产品的全面转移,以及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安徽工厂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工业物联网方面,公司重点推进锂矿筛选及锂电池生产和包装、起重机械、电力、海工、电子消费品等行业产品,打造以“新老产品+子公司产品+平台产品+事业部产品”构成并融合的物联网产品矩阵,进一步推动集团向物联网企业发展。
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2022年,公司深入推进宁波、深圳、安徽、郑州四城联动发展战略。其中,在宁波,产业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规上企业9家,同时完成工业物联网展厅建设、物联网学院建设。2022年园区企业(不含柯力传感)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企业入驻率超过99%。在深圳,公司加快打造位于宝安区的湾区传感谷,到2022年12月企业入驻率已经达到100%。
公司坚持“力敏+其他物理量传感器+智能物流设备+工业物联网自动化设备+物联网平台企业”的五大投资方向,投资了深圳市久通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柯衡集力物联装备有限公司、宁波天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柯力美科技有限公司等,进一步强化了战略投资布局。同时,在珠三角地区走访调研了百余家传感器企业,储备了一批技术水平领先、成长性好、与柯力发展契合度高的在途种子项目。这将为公司布局大湾区、打造多物理量传感器融合打下基础。同时,公司以集团化赋能为出发点,在营销、采购、研发、财务、人力、信息化等多个方面支持被投企业的发展。
自2022年6月揭榜挂帅省级智能传感器行业产业大脑以来,公司牵头建设的智能传感器行业产业大脑平台快速推进,预计于23年1月6日正式上线并进入试运营阶段。智能传感器行业产业大脑以产业数据+能力中心+场景应用为核心,构建8大业务场景,分别是物联网解决方案、线上商城、选材之家、工程师社区、人才之家、云端产业园、产业服务、企业云台。报告期内,公司已储备了百余家入链企业,以及一批供应商、客户、专家等,对接完力资源、科技交易、知识产权、法律、审计、评估等多家中介机构,这将为后期产业大脑的运营以及商业模式的跑通并且实现盈利和自我造血奠定基础。
2022年,国家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双碳战略”,大力支持“专精特新”,解决硬科技“卡脖子”问题,这为公司所从事的传感器以及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在政策层面,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我国对于传感器行业愈加重视。2021年12月31日出台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加快量子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等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开展智能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等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物联网感知装备质量水平。在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
在市场层面,随着需求和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我国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生产、生活各领域对传感器的需求持续升级。力学、光电、流量、气体、温湿度、3D视觉等各类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在生态层面,多物理量传感器加速融合已成为大趋势。当前,多种传感器同时测量多个物理量,如加速度、温度、湿度、光强度等,从而实现多个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报告期内,传感器从传统的工业领域逐步拓展到广泛的物联网产业、新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消费电子领域、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趋势愈发明显。
技术层面的突破,带动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同时,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
政策层面的重视,带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家居等领域取得突破。2021年10月,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行动计划》特别指出,要培育一批技术领先、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高效配置,推动感知终端、平台、网络设施的规模化部署。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制、生产和销售应变式传感器、仪表等元器件;提供系统集成及干粉砂浆第三方系统服务、不停车检测系统、无人值守一智能称重系统、制造业人工智能系统、企业数字化建设软件开发服务、移动资产管理系统、物流分拣系统等。
(1)采购模式:公司设供应链管理部负责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物料采购工作。公司的物料采购整体实行就近采购、合同采购、货比三家提升性价比、先核价后采购、先请购后采购等原则。对于大批量竞争性物料,公司采取“一主一副”“一主两副”集中采购的原则以获取价格优势。公司重点运用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创新和资源平台共享机制,持续提升采购性价比和拓展采购渠道范围,实现供需增值合作双赢。
(2)生产模式:对于传感器、仪表等元器件而言,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公司主要采用存货式生产和以销定产两种生产模式,对于批量、成熟的产品,公司会根据销售预测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均衡化生产,生产计划按合理存量来编排,合理存量依据以往销售数据、后续预计销售情况、物料供应周期、生产周期等因素来确定。对于系统集成业务而言,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3)营销模式:销售的一般流程包括:客户选择、合作协议签订、定单下单及产品定价、销售流程(信息流)、发货流程(物流)、回款过程(资金流)。在境内外客户销售模式上,公司产品销售根据不同产品特点、不同客户所在区域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公司对境内客户主要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辅以部分经销商经销;对境外客户采取直销和经销商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方式,销售业务已覆盖欧洲(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德国、西班牙等)、东南亚(越南、印尼等)、南亚(印度等)、南美(巴西等)等多个国家及地区。
(4)集团经营管理模式:集团化管控方面,公司秉承“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开展公司协同管理、资源共享共赢。建立财务、人力资源、研发中心集团标准化管理模板,子公司分级管理体系,组织统一的年度集团化财务、人力资源、设备信息化、质量、项目申报、研发培训,以及集团会议工作落实跟踪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了“集团化赋能”“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发运营”三大核心领域的优势,夯实了公司发展的基本盘,并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版图不断延伸,积累了丰富的实体经济管理经验和集团化管控经验。这是柯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珍贵财富和核心优势。具体体现在:一是具备宁波、安徽、郑州三大制造基地将近70万方的实体制造基地和产业园区,能够为下一步集团母公司以及各子公司扩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多年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力学传感器品牌,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及物流、服务体系。三是资金充裕、现金流充沛,能够为后续公司主业发展和收并购、参股其他企业提供资金层面的支持。四是在财务管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以及采购、营销、制造、研发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的集团化管控经验,能够为子公司持续赋能。
1.研发优势:确立了以产品经理为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管理体系,执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用IPD的产品集成开发体系快速迭发市场所需的新产品,同时兼顾技术前瞻性,引进行业内资深专家,专门研发未来三到五年后投放市场的行业前瞻性领导产品。公司着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加大对技术及制作工艺改进方面的投入。柯力集团目前已拥有专利72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24项(不含参股子公司)。
2.成本控制优势:一是对大宗物资的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原厂合作、竞标、价格锁定等模式。二是外购转自制,充分利用设备自动化后富裕产能场地,对外购件转自制,缩短交货期及减低产品制造成本服务业务市场。三是成本管理创新方法,参与研发设计、量积返利、产业园代采购、材质替代、供应商入住深度合作、集中竞价采购、价格锁定、财务杠杆、微利产品物料折价、易货贸易等。四是芯片国产化验证,重点选择国内知名企业直接合作,优化采购渠道提升产品性价比。五是集团公司采购模式,对子公司供应链梳理整合,采取集中采购、优化供货渠道等持续提升物料性价比。
3.质量控制优势: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国家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大纲的要求组织生产,制造的称重传感器、电子称重仪表和称重物联网系统集成产品符合GB/T7551-2008《称重传感器》、GB/T7724-2008《电子称重仪表》要求,具备防尘、防水、防爆、防浪涌、防静电等特点,质量稳定,可靠性高。公司建立了从原材料选用、采购、研发及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售后服务全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4.市场网络及品牌优势:公司将国内市场按地域划分成10个大区、40个办事处,业务员长驻当地开展业务活动,遍布国内除外的所有省份。国际市场客户遍布全球五大洲一百余个国家或地区。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实施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公司拥有注册商标12项,其中境内注册商标7项,境外注册商标5项,高端品牌SNK、中端品牌OAP,以及高性价比品牌KELI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KELI”英文商标获得“浙江出口名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