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 6 日,凌晨 2:45,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友园 4 号楼宿舍自习室,我还在为毕业设计做着最后的修缮。
突然手机异样的提示音响起,这并不是微信的提示音,我百无聊赖地打开了手机,心里想着大抵是某个深夜 up 主在 B 站更新了动态吧,随后我就看到锁屏上红色的提示——HKU Engineering Admissions 2024-25 - Offer of admission,港大的 offer 终于下来了,心里升学的石头也应声落地。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里的表哥去德国留学了将近三年,让大姨一家除了承受经济的压力之外,还饱受对儿子的思念之苦,再加之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压力,大姨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离我们而去,我很害怕这样的事再度发生。
另外,我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年,祖国把我们保护的面面俱到,一下子步入 不靠谱 的资本主义社会,难免会乱了阵脚。
回想 23 年末,我参加考研。24 年初成绩公布后,低到离谱的分数让我一度陷入迷茫,录取无门,调剂无方,我只能在参加工作和再考一年两者之间纠结。
参加工作的话,我错过了秋招,已经慢人一步;再考一年的话,我又不想吃苦且脱产一年,与社会脱节。
所以我只能试着找找工作,在给十几家公司投过简历之后,只找到了一份半技术半销售的岗位,虽然待遇不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也能勉强生活,但其性质决定了我的工作必然是每日在经销商和客户之间奔波,某种程度上也不是我真正想做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许多本科直接选择就业的朋友也找到了工作,在和他们闲谈时了解到,很多工科专业,除了计算机类专业以外,本科就业的环境都不尽理想,工作技术含量低、体力劳动占比大,工作一段时间也很难接触到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很难按照既定的职业规划发展,也很难实现自己在工作方面的雄心壮志和人生价值,甚至很多企业招聘的门槛就是硕士,本科生的含金量一降再降,所以硕士学位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时,抗拒出国留学读硕士的念头开始动摇了。同时,我的母亲在朋友的推荐下给我介绍了指南者留学机构,并且 勒令 我去其在上海的办事处了解一下出国留学的事宜, 迫于无奈 我只能去看了一看。
我依稀记得我去办事处的日期是 3 月 27 日,是一位男老师接待的我,我们在会议室里畅谈了近 5 个小时。我把上面顾虑和想法都告诉了他,他和我讲,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逐渐上升,现在确实很多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本科生很不友好,低薪、多事、累活都交给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我的顾虑,他也为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去香港。
其次香港的学时短,最快一年就可以完成学业、拿到硕士学位,也就意味着经济压力也没有去欧洲或者北美读两三年那么大;
随着决定的做出,问题也显现出来。去香港留学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冲一冲香港大学,我也不例外,但是从我决定赴港留学的3 月 27 日,到香港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4 月 11 日,只有两周的时间,而摆在我眼前的事,有申请文书提纲要写,有考试要考,有学校毕业设计要做,还有公司实习工作要干。
但好在,指南者留学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机构。我在决定留学的当天,指南者就给我安排了对接的老师,建立指导工作群聊;
在第二天就指导我怎么写申请文书的提纲,还为我提供了学习的资料。可以说是被安排了个明明白白。
在指南者的官网上,设立有专门写文书提纲的页面,只需要按照要求填写各个条框,就会自动生成一个文书提纲,再由老师帮忙润色,文书就能轻松搞定。
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学会担忧,因为大学期间没有参与过大创,或者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项目或论文能放在个人简历里,但其实这些都不要紧,平常大学课程里比较有专业代表性的大作业也是可以写进简历里的,这也是你能力的体现,再经过老师的润色,绝对不会拿不出手的。
我报的学校除了香港大学之外,还有香港科技大学,它们分别要求 6.0 和 6.5 的成绩,而我裸考六级的成绩只有 443 分,能不能到 6.0 还是未知数。
我第一次的考试日期是 4 月 2 日,这之前虽然有资料供我学习,但工作、毕设和文书占用我太多时间了,根本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我第一次几乎是裸考,只在考前前一晚了解了一下考试的题型。
考试的时候听力、阅读都是堪堪完成,只有写作算是基本完成,后续的口语也只是基本完成了简单的问答。
考完就觉得过线悬了,已经准备一出成绩马上继续约下一次考试了,结果两天后成绩公布,刚刚好 6.0,也顺利地递交了香港大学的申请。
我第二次的考试日期是 4 月 22 日,距离香港科技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还有 8 天,我针对于上次考试的的弱点口语进行了补强,奈何其他三项正常发挥,口语还是考砸了,最终还是只有 6.0,也来不及再考一次了。所以我不得不放弃了香港科技大学,转而额外申请要求为 6.0 的香港理工大学。
对此我想说的是,达到香港学校的成绩要求并不是一件难事。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拿出一点点的精力认真去学习,制定单词背诵计划,多说口语、多练阅读,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没问题;
时间不太充足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到的点就是熟悉题型,可以抽出几个小时做上两三套试题和浏览一遍口语题库,简单组织一下语言说一遍,不为了赌题,而是为了临时找到用英语的感觉。
随后就到了焦虑的等待 offer 日子,这期间还接到了香港理工大学发来的面试邀请,指南者对此也有相应的对策。
在我接受到面试邀请后,对接老师马上就为我安排了面试指导老师,通过他的帮助,我优化了自己的英文发言稿、了解了之前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真正面试的那一天,我还闹了一个笑话,在被问及什么样的新能源适合在中国发展,我一紧张就把太阳能 ( solar energy ) 说成了太阳系 ( solar system ) ,但好在无伤大雅,顺利通过了面试。
一般来说,香港大学的 offer 下达在 2-3 个月左右,香港理工大学的 offer 下达也在 2 个月左右,所以如果说 4 月的我还能坐得住,安心实习和忙毕设,那 5 月份的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魔怔似的盯着邮箱。
期间我也托老师帮忙询问一下录取进度,不问还好,一问才得知港大的机械专业已经拒绝了我的申请,能源专业也几乎是默拒了,我剩余申请的专业就只剩港理工的能源了,瞬间感觉天塌了一半,甚至我都已经准备和公司签约,直接参加工作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十多天后,港大的机械作为第一个拒绝我的专业却第一个为我发来 offer,我的赴港留学之旅也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
在收到 offer 之后要做的就是递交材料和交留位费了,香港大学机械专业的学费为 28 万人民币左右,留位费在 14 万人民币左右,单是留位费就与港理工的能源专业的全部学费 18 万差不多了,所以我又一次纠结了,到底是赌我能收到港理工的 offer,还是直接交港大的留位费呢?
港理工的能源开设的课程十分符合当下国家碳中和的能源战略,而且学费便宜;而港大的排名又高出港理工不少,其开设的课程也是有关于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的,哪一个都舍不得放弃。
直到港大留位费提交截止的那一天,我还是没能够收到港理工的 offer,秉着保证自己有学上的原则,我没有选择赌港理工,而是提交了留位费,选择了港大。
我有想过会有戏剧性的结局,但没想到戏剧性的结局来得这么快,就在我交完留位费的第三天,港理工发来了 offer,我一时心情复杂,不知道多付出的 10 万块,能给我带来多大的好处。
到此呢,我的故事也就告一段落了,目前在等我的毕业证和的发放以及向港大寄送材料。作为结尾呢,我也有一些话想对未来想要出国的学弟学妹们说:
首先,现在国内的研究生也在贬值,大家都想去读研,哪怕大家都知道读研面临着没有假期,面临着给导师打黑工,面临着三年的付出很有可能和回报不成正比的风险。
所以出国留学也就慢慢成为了一个拿到硕士学位的常规方法,相当于是用相对高的学费,换取时间、更好的履历和更丰富的见闻的交易,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
拿我举例,一年港大花销在 40 万左右,但提前了两年毕业,这两年赚够 40 万肯定是绰绰有余的(因为我本科找的工作年薪加奖金就已经达到 16 万左右了)。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不要抗拒出去读更好的学校。
其次,出国留学最好是提前打算,过语言关、收集学校的情报资料、准备相应的材料等等,但晚一点也不是申请无门了。
比如我,我在 3 月末才决定出国,2 周搞定,每一个材料的递交都是卡在截至日期当天提交的,最终也是收到了两个 offer,完全没有问题的,最重要的就是放平心态,戒骄戒躁,不过度担心,哪怕被拒了也是有可能重新录取的。
最后,指南者留学真的是一个非常有经验、成熟的机构,我能接到 offer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对接老师和她身后的其他老师。
其实细数下来发现,赴港留学的整个过程中,真正需要我去做的就只有考,剩余的写文书、交材料、催 offer、写邮件等等工作全都是指南者的老师在做,我们要做的就只有提供给他们材料就可以了,所以这更像是我们在配合老师工作,但奇怪的是明明是我们要去读书,所以总有种 倒反天罡 的感觉。
但就是这样,我们才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了留学的全部工作。在这里我十分感激我的对接老师嵇老师和刘老师,同时也叮嘱后来的同学们一定要配合老师的工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啦,话是永远说不完的,总要有一个结束,我也在这里祝各位同学 offer 拿到手软,顺利被录取到心仪的学校。